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報道:
開啟植物快繁技術先河 引領育苗創新發展潮流
——重慶捌捌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植物神速快繁技術”創始人羅彩義高級園藝師
2019-02-25
“你給我一片樹葉,我還你一片森林”。高級園藝師羅彩義先生歷經千萬次的試驗與探索,創新性地研究出了一種植物快繁技術,打開了探尋葉子變樹苗奧秘的新篇章。
1 創新方法,引領植物繁殖技術未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依靠傳統方法繁育苗木周期性長、投資大、費用高、技術不到位,造成成活率低、見效慢的情況。羅彩義教授銳意創新,潛心鉆研,成功地破解了植物難生根的抑制因子,找到了讓植物快速生根的多種方法,成功研發了多項苗木繁殖先進技術。
(1)“一葉無芽”。扦插法是一種非試管育苗法,是取代組培育苗的國內先進技術。羅彩義針對珍稀稀有植物,利用一葉無芽進行扦插,把瀕臨滅絕的稀有品種和母本少的品種進行“快速”培育,達到保護瀕危物種的目的。該方法繁殖成本低、效益高,生根后名貴的品種在市場上每株售價一般為5~10元,有些珍稀品種水果類每株售價在25~300元不等。
(2)“一葉一芽”“兩葉兩芽”。針對母本少的品種,羅彩義利用“一葉一芽”“兩葉兩芽”牙箋枝扦插技術,繁殖了石巖杜鵑、彩葉桂、英國冬青、龍腦樟、柚子、臍橙、沙糖桔、紅葉石楠、蘆竹、百香果、番石榴等苗木。
(3)“葉脈扦插法”。羅彩義把采集到的個別品種葉片通過藥物處理后剪成若干段進行繁殖,并反復試驗了多個品種,該項技術一般用于遠距離采集葉片作為母本以及珍稀品種的繁殖。
(4)“葉碎片繁殖法”。羅彩義采集一些植物的葉片,將一張葉片剪成九段以上,把剪下來的每塊葉碎片通過處理進行繁殖培育,扦插后第18~25天長根,每塊葉碎片就長出了2~4株小苗,也就是一片樹葉就可以繁殖出幾十株小苗。
(5)“空中火爐育苗技術”。羅彩義運用自己獨創的“空中火爐育苗技術”,將或粗或細的枝條進行扦插幾天以后,枝條就會一批又一批的長出根系、發出嫩梢,不久就可以定植田間或直接用于工程建設綠化了。
(6)“孵化繁殖育苗技術”。羅彩義采用“孵化繁殖育苗技術”,成功地實現了一葉無芽成林,斷頭取尾葉子成林,一葉成林、一芽成林、兩葉兩芽成林,一樹多色花,小樹5~10年內長成超大樹等。
羅彩義先生研究的“快繁技術”的突出特點是母本經過藥物處理后,很短的時間內就能生根。對很多易生根的植物品種通過該技術方法處理,一般在4~15天生根,且生根整齊,個別品種生根率達到120%~190%,也就是培育一株枝條,但可分栽兩株以上的苗,一般的植物品種生根率都在90%~98%,而某些品種卻可以插一株,分栽出多株。近年來研究出個別品種不用育苗,直接剪斷一個芽,種在土里變成小苗,省事、省工又節約了大量人工、設施、設備投資。
2 探索實踐,推動植物繁殖技術產業應用
羅彩義對難生根,極難生根的品種進行試驗,他用樹梢或樹枝研究了幾十年,實驗了數百次上千次,如楸樹、白臘、歐洲紅櫟、龍腦樟、桃樹、櫻桃、柚子、棗樹,黃葛蘭、緋寒櫻、馬褂木、紫葉紅櫨、氟吉尼亞櫟等,這些品種很不容易扦插,個別品種都是幾百次上千次的反復試驗,一次次經驗的積累總結,他終于收獲了前人不敢想的技術成果,用枝、葉、芽、根、桿、大樹進行扦插繁殖,取代種籽育苗的傳統育苗法,實現非試管育苗即不用組培方法,只用無性繁殖技術,不用有性育苗技術。
采用直徑在2~8公分、長度在80~300 cm的枝條,通過幾十年的分期實踐,他終于找到使不生根、難生根的多個品種生根的秘決,如楸樹、黃桷蘭、玉蘭、廣玉蘭、紅梅、柏樹、臘梅、紅葉李、茶花、紅楓、桃樹、櫻桃、柚子、柑桔、沙糖桔、枇杷、棗樹、茶葉、果槡、蘆竹、紫葉紅櫨、氟吉尼亞櫟等,如楸樹實驗突破了3 120次,黃桷蘭實驗了436次,這些技術廣受國內外同行關注。
羅彩義針對部分瀕臨滅絕珍稀品種、一二三類國家保護植物等需要盡快得到保護和擴繁的需求,充分發揮植物快繁技術的優勢,改變了原來某些品種只能采用有性繁殖的方法。該技術使很多品種原來用嫁接技術組培繁殖改為用無性繁殖,把不可能變為可能,帶來了植物繁殖的一次革命。
3 開門辦學,傳授技術,帶動社會經濟發展
為了讓先進的技術成果幫助更多的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2012年起,羅彩義采取“開門辦學”的方式,面向業界或有志于苗木快繁行業的人士手把手地傳經送寶。目前,羅彩義研發的苗木快繁技術更加成熟和完善,每年都有新的科研成果發布,并及時地運用到大規模生產上。該技術在理論與實踐上相結合,獲得了理想的收益,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羅彩義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他將繼續在植物快速繁育領域的不斷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探索奧秘,為我國的植物快繁事業貢獻力量。
專家簡介
羅彩義教授,1951年生,四川綿陽人,高級園藝工程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聘特約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管理創新研究所兼職副所長。從事植物園林工作已有48余年,其中研究植物30年,歷經千萬次的試驗,創新性地研發了一種成本低、工藝簡捷的植物快繁技術,并在花卉、果樹、蔬菜、林業等各類植物生產中進行了推廣應用。2016年中國科學家經濟學家年會組委會授予羅彩義教授“創新中國年度優秀科技人物”“創新中國年會三農產業發展大會常務副主席”“創新中國年會全國三農產業發展大會常務副理事長”;在2017年第十四屆中國科學家論壇會上,他創辦的植物快繁基地、研發的植物快繁技術以及他本人分別獲得了由中國未來研究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中國技術市場協會、《發現》雜志社頒發的“‘十三五’中國植物快速繁殖產學研雙創示范基地”“中國植物快速繁殖馴化試驗試范研究教學基地”及人物和創新項目榮譽證書。